1925年,德國著名建築大師格羅皮烏斯在德國魏瑪設立的“公立包豪斯學校”遷往德紹,4月1日在德國德紹正式開學。包豪斯是德語Bauhaus的譯音,由德語Hausbau(房屋建築)一詞倒置而成。以包豪斯為基地,20世紀20年代形成了現代建築中的一個重要派別——現代主義建築,主張適應現代大工業生產和生活需要,以講求建築功能、技術和經濟效益為特征。包豪斯一詞又指這個學派。
格羅皮烏斯,著名建築設計大師,他令20世紀的建築設計掙脫了19世紀各種主義和流派的束縛,開始遵從科學的進步與民眾的要求,並實現了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1918年,協約國司令福熙將軍向德國提出了苛刻的停戰條件:德軍必須交出5000門大炮、15萬輛車、全部的海軍和空軍、5000臺火車頭......而已經失去了大片國土控制權的德國只有被迫接受。
歷時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於結束了,德國近3/4的城市在戰火中成為一片廢墟,廢墟上的整個德國被戰敗的陰影籠罩著。
這時,在德國中部的小城魏瑪,一位名叫沃爾特·格羅皮烏斯的設計師卻與所有沮喪的德國人不同,他以極大的熱情 致信政府,暢談戰後德國重建最需要的是建築設計人才。他說,歐洲工業革命的完成使工業化生產必將進入未來的建築領域,而目前歐洲建築的古典主義理念和風格會阻礙建築產業的現代化,所以,雖然現在國家百廢待興,但成立一所致力於現代建築設計的學校是當務之急。
信發出去了,格羅皮烏斯的朋友都認為他瘋了。他們說,目前別說在魏瑪,就是在整個德國,建一所醫院、建一座住宅遠比成立一所設計學校重要得多。
但是,政府僅用了2個月的時間來商議,采納了格羅皮烏斯的建議。1919年3月,原撒克遜大公美術學院和國家工藝美術學院合並,成立了“國立建築工藝學校”,36歲的格羅皮烏斯被任命為校長。他說,必須有一種嶄新的設計觀念來影響德國的建築界,否則任何一個建築師都無法實現他心中的理想,只能模仿那些已經司空見慣的古舊的東西。這時,離戰爭結束剛剛過去4個月。
之前的歐洲,建築結構與造型復雜而華麗,尖塔、廊柱、窗洞、拱頂,無論是哥特式的式樣還是維多利亞的風格,強調藝術感染力的理念使其深刻體現著宗教神話對世俗生活的影響,這樣的建築是無法適應工業化大批量生產的。格羅皮烏斯針對此提出了他嶄新的設計要求:既是藝術的又是科學的,既是設計的又是實用的,同時還能夠在工廠的流水線上大批量生產制造。
為此,與傳統學校不同,在格羅皮烏斯的學校裏,學生們不但要學習設計、造型、材料,還要學習繪圖、構圖、制作,於是,國立建築工藝學校擁有著一系列的生產車間:木工車間、磚石車間、鋼材車間、陶瓷車間等等,學校裏沒有“老師”和“學生”的稱謂,師生彼此稱之為“師傅”和“徒弟”。格羅皮烏斯引導學生如何認識周圍的一切:顏色、形狀、大小、紋理、質量。他教導學生如何既能符合實用的標準,又能獨特地表達設計者的思想。他還告訴學生如何在一定的形狀和輪廓裏使一座房屋或一件器具的功用得到最大的發揮。格羅皮烏斯的教學為國立建築工藝學校帶來了以幾何線條為基本造型的全新設計風格。
國立建築工藝學校設計的工廠不再有任何裝飾,廠房為四方形,平平的房頂,樓身除支柱外全部用金屬板搭構,外鑲大塊的玻璃,簡潔而敞亮,完全適於生產的需要。國立建築工藝學校設計的椅子沒有任何裝潢雕飾,四方的坐椅靠背僅由幾條曲線狀的木條或鋼條支撐,它在生產流水線上一天就能產出上百把。國立建築工藝學校設計的臺燈很簡單,金屬的半圓燈罩下一根燈桿直立在薄薄的圓形燈座上......至此,小到水壺,大到樓房,格羅皮烏斯讓他的學生學會了用最簡單的方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贏得設計樣式和風格的現代感。 1932年,國立建築工藝學校舉辦了首屆展覽會。設計展品從汽車到臺燈,從煙灰缸到辦公樓。展覽會最熱情的觀眾是遍布歐洲的各大廠商,實業家們已經預感到了這種僅以材料本身的質感為裝飾、強調直截了當的使用功能的設計將給他們帶來巨大的利益,因為一旦這樣的設計被實施生產,成本降低了,而成效卻會百倍地提高。格羅皮烏斯的國立建築工藝學校從此名揚歐洲,它被那些以極大的熱情關註著20世紀現代建築設計理念的人稱之為“包豪斯”。
公立包豪斯學校的開拓與創新引起了保守勢力的敵視,1925年,它遷往德國東部的德紹,4月1日,公立包豪斯學校在德紹正式開學。從這時起,包豪斯開設了平面構成、立體構成、色彩構成等課程,為現代建築設計的教學模式和科學發展奠定了基礎。格羅皮烏斯還在學校裏專門創辦了建築系,並由他親自領導,建立起教學——研究R12;—生產於一體的現代教育體系。格羅皮烏斯在此期間設計的“包豪斯校舍”被譽為現代建築設計史上的裏程碑。這座“裏程碑”包括教室、禮堂、飯堂、車間等,具有多種實實在在的使用功用,樓內的一間間房屋面向走廊,走廊面向陽光,用玻璃環繞。格羅皮烏斯讓包豪斯的校舍呈現為普普通通的四方形,盡情體現著建築結構和建築材料本身質感的優美和力度,令世人看到了20世紀建築直線條的明朗和新材料的莊重。特別是,對於建築的外層面,不用墻體而用玻璃,這一方法為後來的現代建築所廣泛采用。
今天,在世界許多城市,依舊可見許多格羅皮烏斯“裏程碑”式樣的樓宇,它們矗立在我們這一代人生活的視野中,證明著一種富有預見的思想和行動的偉大。1928年,格羅皮烏斯辭去了公立包豪斯學校校長的職務,因為看不慣包豪斯設計風格的人說,包豪斯的樓房不僅是反傳統的,它還是從莫斯科移植來的,包豪斯滲透著蘇維埃的紅色勢力。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蘇維埃的軍隊占領了德國的許多城市,因此紅色蘇維埃在德國人心裏意味著難以忘卻的歷史傷痛。在這種背景下,保守勢力對包豪斯的 攻擊就極具殺傷力了。 1932年,納粹黨強行關閉了公立包豪斯學校。當時的校長帶領學生們流亡至柏林,學校勉強維持至1933年,直到有一天校舍被納粹軍隊占領。
從此,格羅皮烏斯的包豪斯消失了。
雖然包豪斯在世界上僅存在了15年,但是它簡潔、實用的設計理念已經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因為這種理念來源於對科學進步與民眾需要的尊重,並能充分體現20世紀人類日新月異的生活面貌。 1931年落成的紐約帝國大廈,僅用四方的金屬框架結構便支撐起一座102層的摩天大樓,它的出現既得益於建築設計觀念掙脫了古典裝飾的羈絆,又得益於新的建築材料被科學地運用。1958年,紐約西格拉姆大廈落成,它是包豪斯那位帶領學生流亡的校長米斯設計的。米斯發揚了包豪斯的精神,讓簡單的四方形成為立體後拔地而起,直向雲端。從此,現代城市出現了高樓林立的景象,這種景象接著又成為了一座城市國際化的標誌。
現代化建築的出現意味著人類思想與精神的一次解放。正像格羅皮烏斯在國立建築藝術學校成立的那一天所說的:“讓我們建造一幢將建築、雕刻和繪畫融為一體的新的未來殿堂,並用千百萬藝術工作者的雙手將它矗立在高高的雲端下,變成一種新信念的標誌。”
推薦生活服務站點:
花蓮民宿 禮儀公司 冷凍空調 室內計設 當舖
貸款 憂鬱症 恐懼症 躁鬱症 巴金森氏症 保生堂中醫 全民英檢 三久太陽能熱水器 太陽能熱水器 網頁設計公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