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日 星期六

法國用餐禮儀

記住英語中“禮儀”這個詞是來自法語,法國人對此也十分重視,時刻要註意禮節。舉個例子,飯前應該先祝其他人好胃口。
除了吃法式面包外,不要用手抓著吃(甚至在吃三明治時也不要這樣)。法式面包比較易碎,通常放在盤子一側的桌上,一般不用盛面包的專用盤子。這種面包主要用來把食物送到餐叉上,正因為如此,法國人很少在面包上抹黃油。
把手放在桌上,手腕輕搭在桌邊。
不知該怎麽辦時,觀察主人夫婦並效仿他們。
沙拉一般在主菜後上。註意法國人在吃生菜時,先用刀叉把生菜卷起來,再放入口中。切記不要把生菜切碎。
把水果切成薄片再食用。
不要吸吮出聲,除非主人夫婦也這樣。一般用餐時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和礦泉水都有。
聊天是用餐時非常重要的內容,但不要提及工作上的事,除非你的法國同事開了頭。
語言。相對於其他民族而言,法國人對自己的語言更加引以為豪。他們甚至為此制定了嚴厲的法律,設置了“語言警察”,規定在法律條文和公共文件中不允許使用外語。因此,法國人對外國人說法語很敏感。在像巴黎這樣的大都市裏,如果你說法語,很可能會受到冷遇。但這並不是沒有禮貌,只不過是法國人受不了初學者糟蹋他們美麗的語言。本書的一位作者曾經參加過一次午宴,宴會上全是法國人,包括和他同級的人以及下屬。盡管他會一些法語,但不管使用英語還是法語,同桌的人都無意和他交談。
居住在鄉下的法國人對外國人說法語則會表示更多的理解,甚至欣賞。但不論是在城市還是鄉村,你都應該學會一些禮貌用語,例如謝謝、請、對不起、你好、再見等。
學過法語的人都知道,法語難學主要在於兩點:1、發音困難且難以區分;2、在這個喜歡討論艱深、富有哲學性的問題的社會,詞義都有細微的差別。你說法語的時候,要仔細但別怕出錯。
請客。當你在高檔飯店邀請你的商業夥伴進餐時,一定要請廚師或飯店老板到你的桌上,告訴他們認識他們非常高興。別忘了,一定要把吃飯時的照片贈送給你的客人。
幾點建議:
切勿直呼其名。要用某某先生、夫人或女士來稱呼別人,除非對方允許,你才可以直呼他們的名字。說法語時,除非對方要求,稱呼對方時一定要用尊稱。
等到同桌的所有人都倒上了紅酒,自己才能飲用。即使這時也不要輕舉妄動,因為接下來,主人可能會在大家都倒上酒之後祝酒,有時僅為“Sante”一個詞,意為“身體健康”,然後才開始飲用。
切記放在盤子上的勺子和叉子是為飯後甜點準備的。
要知道親吻面頰通常僅用於好朋友之間,但是當你和一位法國男士握手時,如果他慢慢地把你向前拉,那說明他準備“隔著空氣”親你的面頰,也許還會是雙頰。而這不過是一種風俗和表示接受。
準備和很多人握手。法國商人喜歡在每次見面和分別時都握手。第二天見面還會如此。
不要濫用贊美詞或過度贊揚。法國人並不輕易贊揚別人。他們更習慣於批評。不要妄自猜測,這只是他們的方式而已。而且過度的贊譽會讓他們感到非常不舒服。同時也應避免吹噓自己的祖國——法國人有著濃重的民族主義思想,不喜歡別人這樣。另一方面,贊揚法國及其文化,問一些法國歷史、文藝、地理等方面的問題,更容易為法國人所接受。
進入一個房間時,一定要每一個人都問候到。當然,房間非常擁擠時例外。說“你好”的時候,一定要加上先生、女士或小姐等稱謂。
不要過多地笑。法國人一般不笑,除非有很好的理由。正如上文中提到的那樣,調笑是非常普遍而且幾乎是被人所期待的。用你的魅力來應付它,但不要主動出擊。因為如果你不了解遊戲規則,就會惹上麻煩。
請記住英語中除了“禮儀”一詞外,嫻雅、熱忱、處事機警等一些和行為有關的詞語均來自法語。這些特征對法國人來說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註意自己的行為、儀態。
最後,如果你聽說法國尤其是巴黎人民有粗俗化的趨勢,聽了以下的事實你應該能感到一些安慰,因為法國政府對此非常關註,已發起一場全國性的運動,鼓勵人們更加友好和文雅。

推薦生活服務站點:

花蓮民宿 禮儀公司 冷凍空調 室內計設  當舖貸款 憂鬱症恐懼症躁鬱症巴金森氏症保生堂中醫 全民英檢 三久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 網頁設計公司

沒有留言: